税收产生于什么社会及依据
作者:校办来源:网络时间:2025-02-18 12:02次
摘要: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、按照法律的规定,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、强制、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。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。税收产生于( )A
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、按照法律的规定,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、强制、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。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。
税收产生于( )
A:原始社会
B:奴隶社会
C:封建社会
D:资本主义社会
答案:B
[判断题]税收产生于原始社会( )
A.正确
B.错误
参考答案:错误
解析.应改为:税收产生于奴隶社会。
历史上,在国家产生的同时,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。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,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“贡”,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。当时,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,但由于贡的数量,时间尚不确定,所以,“贡”只是税的雏形。而后出现的“赋”与“贡”不同。西周,征收军事物资称“赋”;征收土产物资称“税”。
春秋后期,赋与税统一按田亩征收。"赋"原指军赋,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。但事实上,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,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。此外,国家对关口、集市、山地、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"赋"。所以,“赋”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,而且具有了“税”的涵义。清末,租税成为多种捐税的统称。农民向地主交纳实物曰租,向国家交纳货币曰税。
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,始于公元前594年(鲁宣公十五年)鲁国实行了“初税亩”,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。后来,“赋”和“税”就往往并用了,统称赋税。自战国以来,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: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(征收土地税和人头税)、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(征收土地税、人头税和劳役税)、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(征收资产税和土地税)、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(征收土地税)。
关键词:税收,产,生于,什么,社会,及,依据,税收,是指,
- 相关文章
-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招生简章02-17
- 重庆市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怎么02-17
- 重庆卫生学校有哪些有3+2五年制大专助产护理专02-13
- 四川2025年招收助产专业的卫生学校哪些比较好02-12
- 成都双流县卫生学校2025年招生简章02-09
- 贵州2025年招生助产专业的卫生学校有哪些?02-09
- 重庆市师范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怎么样?02-08
- 贵州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助产专业招生(中专)02-06
-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可以专升本吗02-06
- 2025年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产品设计(本科02-03
-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简介02-01
- 产权交易与实务专业简介02-01